闽宁协作商城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闽宁协作:走笔西海固


来源:求是网  2024-03-04 14:56


引 子

“西海固在哪里?地图上为什么找不见?”

今天,倘若在地图上按寻找一个行政区划的习惯找寻西海固,那是找不到的。

1949年8月,甘肃省平凉地委成立了一个由西吉、海原、固原3县县委书记组成的“西海固剿匪肃特工作委员会”。西海固之名由此产生。

作为行政区划的西海固出现于1953年10月,甘肃省成立了隶属平凉专区的西海固回族自治区,辖西吉、海原、固原3县。1955年11月,更名为固原回族自治州,西海固作为行政区划名满打满算仅存在了2年。

但是,作为“声名显赫”的贫困区,西海固在国家历次扶贫项目中,在作家们苦哈哈的叙事里,又起起伏伏延续了许多年。

1994年3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宁夏的西吉县、海原县(后归中卫市)、固原县(今原州区)、彭阳县、泾源县、隆德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等9个“国家级贫困县(区)”被纳入“扶贫攻坚计划”,覆盖了整个西海固贫困区。

2011年底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六盘山区纳入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海固成为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

我是从西海固走出来的,这些年来亲眼看到家乡的贫困沉入历史深处,怎能不心神激荡。

深深牵挂

倘若用一个词来概括西海固的地貌特征,那就是“千山万壑”。

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所谓的山并不雄奇,然而体量庞大,密度极大,其间沟壑纵横交错,极长极深,刀砍斧凿般。西海固人有形象的说法:“老天爷给咱蒸了一笼屉玉米面馒头。”山、梁、峁、岭仿佛是凝固的潮头浪峰,用“旱海”形容可谓恰切。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这是一位西海固诗人的呐喊。民以食为天,西海固是民以天为食。一旱两吃难,第一难不是吃粮,而是吃水。

深入西海固的内里,走上一天不一定能见到水,“水套子”,多么浩瀚的名字,却只有3眼井;海原、海子、海池山……这些名字与海无关;长流水、好水川、望水……这些名字与水无涉。如果说“旱天岭”这样的名字让人感到绝望,那么“喊叫水”这样的名字就是冲上天发出的控诉!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典范。2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从当年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如今的“江南小镇”,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图为2023年6月24日拍摄的闽宁镇原隆村,村貌整洁、农业兴旺、产业聚集、交通畅达。 中新社发 袁宏彦/摄  


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把这里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摆脱贫困,是宁夏尤其是中南部西海固地区千百年来难以破解的一道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宁夏情结结于这道难题。20多年间,他四赴宁夏,宁夏人感动、自豪。

1996年,中央作出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兼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同志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坚决完成。”

1997年4月,习近平同志第1次来到宁夏,对西海固进行对口扶贫考察,他被西海固的贫困深深震撼了:“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

闽宁协作第二次联席会在银川召开几个月后,习近平同志亲自提议并命名的“闽宁村”奠基,“移民吊庄”、“坡改梯”、“井窖建设”、“劳务输出”、“菌草推广”、“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开,闽宁协作拉开大幕。经过20多年的推进实践,闽宁协作上升为“闽宁模式”。

2008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第2次来到宁夏,在西海固重点考察扶贫和发展。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第3次来到宁夏。7月20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全国现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4次来宁夏,进农村,察黄河,访社区,走田间,看滩区,烈日炎炎,步履不停,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任务。

在西海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伟大史诗中,有着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的身影。

闽宁往事

贺兰山东麓是戈壁荒滩,且是风的走廊。20世纪90年代,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两县的百姓吊庄移民到银川西南一带的玉泉营和玉海经济开发区。20多年后,这里崛起一个震惊世界的小镇——闽宁镇!

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剧中“马得福”原型人物——年近古稀的谢兴昌再次成为名人。

谢兴昌的庭院,葡萄架如棚,老谢洗好了水果,“往事要喝着好茶慢慢品哩。”他拿出一包铁观音,“福建的老连手给带来的。”边泡茶边讲述,“我们西吉县王民乡在宁夏的干旱带上,十年九旱,一辈子是猫儿吃糨子,总在嘴上抓挖,活个啥人,熬年岁嘛……政府实施吊庄搬迁,我们红太村在内。颠簸了八九个小时,到了玉泉营,迎接我们的却是沙尘暴。头天盖房打的墙、挖的地炕、住的窝棚、打的井、筛土平的田,过了一夜,找不见了,一风刮了、埋了,就跟没干过一样,有些人打退堂鼓回家了。进入深秋,飞沙走石,一场大风一下子吹倒了几十户新建的房子,又一些人打道回府了……冬天来了,一些人回老家过冬,再也没回来了。老婆也哭着闹着要回,我说回头路难走,我还是个队干哩,人都是我动员出来,要回了在所有人面前就没那口气了。我说国家五年一个计划,咱们也来个五年计划,五年后再决定。”

1997年4月,习近平同志带着福建团来到了玉泉营,提出了两省区集力聚资建设吊庄示范点,打造样板村,并把玉泉营吊庄点命名为“闽宁村”。

闽宁合作不是走形式,当时定的目标是“两年建成、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脱贫”,投入大,进度快,通水、通电、通路、平田,提前一年完成学校、村部、卫生院、邮电、市场,一、二级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建设。

1998年,老谢被推选为闽宁村村支书,他带着大家筛土地,戈壁滩土地上石子多,得用铁筛子把石子筛掉,挖水渠,把黄河水引进来。有水,地两三年就改造过来,这片土地被开发改造出来都是好地,玉米、麦子亩产都过千斤,温饱问题一下子解决了。这么好的地,水又有保障,种经济作物当然比种庄稼效益好多了,于是,村民们尝试种菜种枸杞。福建农业大学派来10名技术人员指导示范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免费培训蘑菇种植技术,一年种植双孢菇温棚300栋,菌菇一棚一年收入七八千元。2001年升格成立闽宁镇,村民从山里人变成川里人,而且是银川人。

宁夏红寺堡扬水灌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开发前属荒漠半荒漠区。红寺堡扬水工程建成投运后,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大风扬沙日数明显减少,湖泊湿地从无到有,亘古荒原变成了阡陌纵横、绿树成荫的人工生态绿洲。图为2023年9月7日拍摄的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红三泵站。 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福建援宁的干部思路活得很,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种枸杞、种葡萄、养牛羊、养鸡鸭、养獭兔,需要技术,两省区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多得很,专家免费培训。需要资金,帮助贷款,一切都活了,村干部带头搞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人心劲鼓起来,越干越有劲。企业进来了,舍得投钱,几年间,菌草、蘑菇、葡萄、红树莓、枸杞,养殖、种植、劳务等产业就大规模发展起来了,打工挣钱就在家门口,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按时按点地上班下班,跟干部工人一样。”老谢自豪地说。

2016年7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闽宁镇,老谢有幸与总书记握手,并作了汇报。总书记考察中问这问那细得很,给予高度肯定,总书记说: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当年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如今已经发展成6万多人的生态移民示范镇。

2020年底,谢兴昌卸任闽宁镇福宁村村支书一职,回到村医的老本行, 5个子女全部完成学业,当医生、做设计师,5户人家5部车,都在银川城里住。

水的史诗

蓝天白云下,扬黄渡槽宛如龙头高高扬起,银灰色管渠在大地上仿佛一条巨龙匍匐而去,又像一棵茂盛的大树,干、支、斗、农、毛渠仿佛枝丫叶脉生发开来,所到之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固海扬水工程、红寺堡扬水工程和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被称为宁夏三大扶贫扬黄工程,犹如一条条“生命水脉”,滋润着宁夏最干渴的土地。

固海扬水工程,是国家级大型电力提灌工程,也是宁夏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公益性生态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它将黄河水抬升数百米,沁入荒原,破解水困,有效缓解了宁夏中南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是中南部干旱地区群众的“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

宁夏治水开发史贯穿着、浸润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还是戈壁荒滩,土地严重沙化,生态恶劣,老鼠多,蛇多,有人给村庄取了“老鼠沟”的绰号。在黄河水的滋润下,“老鼠沟”华丽转身,成为新华村,跻身全国文明村。

进入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红寺堡区,擎天柱上“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巨幅标语格外醒目。

红寺堡区,原是一片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的荒原,扬水工程将这里变成北纬38度世界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从这里诞生了“中国葡萄酒第一镇”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产区”,累计种植酿酒葡萄面积达10万多亩,形成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销售,葡萄酒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

黄河水也是有限的,宁夏选择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既是因地制宜,也是为了节水。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银川贺兰山东麓的葡萄种植园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红寺堡产区葡萄酒众多品牌在国内国际大赛上获得大金奖、金奖、银奖等数个奖项,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开始显现。

西海固一度吃水成问题的人口曾达200多万,行走西海固大地,水库、井窖、塘坝、集雨场、集雨屋檐、红军井、母亲水窖、闽宁井窖及部队给水团百井扶贫、百井支农富民、百井抗旱……为解水困,抗旱帮扶工程符号触目尽是。年复一年的努力,至2016年,还有100多万,几乎都在中南部山大沟深的末梢乡镇。

2016年10月8日,他们终于等来了水。

这一天,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线通水,西海固地区原州、彭阳、西吉、海原4县(区)603个行政村113.53万城乡居民喝上了安全水,“6个宁夏人中就有一个是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西海固从根本上永远摆脱了干渴!”水利厅王处长说。

“这水来得不易啊,这工程经历了40年。”王处长感慨。

这个工程,有宁夏“一号”民生工程之称,它引泾入清,泾即泾河,清即清水河,都发源于六盘山。这是宁夏水利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花费近40亿,被誉为宁夏版的“南水北调”。

这次沿“一号”民生工程一路前行,只有一个词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就是震撼!穿越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六盘山地震断裂带,最大落差400余米,管线总长相当于从银川铺设到深圳一个来回。

“水生万物啊,一切都活了,有了水,就有了产业。”海原县九彩乡的陈书记兴奋得说起话来手舞足蹈,“养牛养羊老传统么,企业也上门了,抓住县上打造西北高端肉牛基地的机遇,九彩乡西门塔尔和安格斯高端肉牛存栏四千多头,户均两头以上。”

宁夏高效治水的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因水而发生巨变。

紫气东来

我沿着葫芦河谷进入西吉,“中国马铃薯之乡”扑入眼帘。

西海固人把马铃薯叫洋芋,西吉县多次夺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洋芋功不可没。

2015年1月6日,农业部发布消息称,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事实上,在西海固,洋芋早就是四大主粮中的主粮,种洋芋、吃洋芋、卖洋芋,西海固人的生活围着洋芋转。饥寒交迫的年月,洋芋是能做彩礼娶到媳妇的。

西吉县人口近50万,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地处六盘山西麓,适宜种洋芋的土地广阔,生长的洋芋芽眼浅,薯形规则,表皮光滑,红皮黄肉,香味醇厚,口感滑润。

近年来,宁夏西吉县依托3个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逐步打造起马铃薯种薯“金种子”的招牌,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图为2023年3月2日,工作人员在西吉县恒丰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中心查看种薯繁育情况。 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避灾农业,洋芋产业成为西吉县核心产业,更跃升为西海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通过10余年强力推进,鲜薯畅销世界各地。

“2017年金秋十月,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在西吉红耀乡小庄村基地实收实测,亩产6246.98公斤,创宁夏马铃薯单产纪录。”

“看把你惊的。”红耀乡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熊志忠说,“那就是我创造的,2011年、2014年我就两次打破宁夏马铃薯单产纪录,亩产分别达到5116.4公斤、6162公斤,我是自治区‘十佳种植能手’。”熊志忠家种几百亩洋芋,雇人收就得要一个月,预计一亩能赚四五千。整个红耀乡,都靠着洋芋脱贫。

“现在种洋芋不像以前那么随便了。”熊志忠拍我一巴掌笑着说,“全机械化了,点种、壅土、覆膜一次完成,高科技,先进得很,抗旱喷灌机械也都是最先进的。以前洋芋论麻袋卖,现在论个卖。富含花青素的黑美人土豆,网上售价高得很呐。”

占地两千多亩的西吉闽宁产业园的蔚蓝色棚顶,仿佛一片落到地上的蔚蓝色天空。

1997年,习近平同志第1次来宁夏时,参加闽宁协作第二次联席会,希望更多的福建企业家到宁夏投资协作。

“东财西发”的思维便产生自这里。

林珍发、林超雄作为福建省第七批援宁干部来到西吉县,几个月跑遍西吉19个乡镇,每人背了10多公斤西吉马铃薯样品北至哈尔滨、南至深圳开始了“推销”之旅,组织了136人团队到西吉考察。

东财西发,紫气东来。

“闽宁产业园”落地生根,20多年来闽宁两省区合作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城),截至2023年10月底,通过福建招商引资,落地宁夏的项目有908个,实际到资392.11亿元,形成了电子信息、纺织轻工、设施农业、葡萄酒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极大增强了“造血”功能。

穿行在西吉,309国道将散落的山村串联,一道道梯田就像飘扬的彩带缠向山顶,一个个胜似景区的村庄不时出现,树林、灌木中万羽林下生态鸡基地、林下梅花鹿养殖中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千亩林下万寿菊基地一片锦绣。

遍地英雄

前往原州区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一辆辆满载“六盘清水河”商标蔬菜箱的冷藏车驶过,“24小时就能出现在广东、上海、香港等地市民的餐桌上,更远的运往东南亚国家。”陪同我们的老杨说,“夏活菜,冬干菜,一年四季老咸菜。你说咱们西海固,过去一年能吃四五个月活菜,再就是吃咸菜了。冬、春及初夏、深秋,西海固是没有活菜可吃的。你说谁能想到这个地方会成为蔬菜基地?”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姚磨村,冒雨考察万亩冷凉蔬菜基地,“雨大得很,总书记自己打把伞边走边看,村里人簇拥在总书记身边,总书记问起了土地承包、务农打工、入股分红等情况,还了解大家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同我们一起算投入产出账。”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当地的“双带”工程,就是依托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队伍,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总书记希望村党支部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功能,激励和帮助群众更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地克服困难,实现致富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海固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向贫困村每个村选派两名到三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从产业能人、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并将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书。这些话已经不是标语,不是口号了,而是现实风景,在外的‘能人’动员回村担任村上的领导,作用大得很,选一个好村支书,就能改变一个村,这些人都有故乡情结,好汉护三庄!”驻村干部说。

采访中,一个个与贫困斗争的干部群众的事迹感动着我,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是奇迹的创造者,让我想起了那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我再一次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游走。千山万壑叠翠,花田花海争艳。现时的西海固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不希望错过最新的最具激情的变化。(季栋梁)



侧栏导航